为落实《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方案》,推动“三室一厅”专项工作,加强协同,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推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深入发展,3月27日,心理中心举办了第29期南京大学“心理育人工作坊”。本期活动由心理中心主任陈昌凯主持,心理中心总督导谈文娟老师带领,30余名辅导员老师现场参加。
活动工作坊开始,心理中心陈昌凯主任对于本学期心理育人工作坊的整体内容做了详细介绍,他指出2024年的育人工作坊将做三项重要调整:一是突出实践性,今年心理中心将着力围绕辅导员谈话谈心专业技能开展实务培训与演练,帮助辅导员们将平时学习的心理会谈的技术健康教育知识,转变成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实践能力,促进辅导员的能力提升级和专业发展;二是突出便捷性,心理中心将根据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推出辅导员谈心谈话“心理育人系列慕课”,方便辅导员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地开展自主学习;三是突出分享性,心理中心将邀请有经验、有专长的辅导员陆续上台展示来,分享自己在“三室一厅”和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育人专项工作中活动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供更多辅导员学习参考,促进共同成长。
本期活动,数学系辅导员李金津老师,以“用言语的力量让辅导员工作开出‘花’”为题,分享了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的宝贵经验。她通过自己参加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经历,深入剖析了谈心过程中的关键技巧,如倾听、共情和复述,以及问题解决六步法的实际应用。李老师的分享内容充实、实用,为在场的辅导员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随后,心理中心谈文娟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同理心沟通——合作型沟通”的理论知识。她从倾听与接纳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开展谈心谈话的基本框架,并通过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辅导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同理性沟通的魅力。在案例模拟演练环节,辅导员们三人一组,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谈话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同理性沟通的理解,也体验到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
最后,心理中心成雪峰老师对本次工作坊进行了总结,对后续心理育人工作坊的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共有30余名辅导员老师现场参加了本次心理育人工作坊,参与的辅导员老师们纷纷表示,这种实战演练十分有效,也十分必要,一场实践演练下来,大家的谈心谈话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也期待在未来的工作坊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为推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字:成雪峰、李洋,图片:王通)